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阅读,及时总结收获,形成自己的知识库。
如何找到好的文章
- 寻找文章,一定要关注期刊/会议的质量,一定要关注作者团队,一定要关注发表(甚至于投稿)时间。
- 熟悉领域内的期刊论文与会议列表,以光传输领域为例,期刊主要包括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/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/ Optics Express / Optics Letters ...,会议主要包括OFC / ECOC / OECC / CLEO / ACP ...
- 关注传统综合性通信期刊,如Communications Surveys & Tutorials /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/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/ Network /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等。
- 关注交叉领域顶级期刊与会议,如Nature Communications / Science Advance /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等及深度学习会议。
- 领域内文章是我们关注相关工作发展动态的主要阵地,往往贴合紧密且技术性较强;综合性期刊要注意方法的应用场景和叙述角度,往往更加的高屋建瓴;交叉领域文章会帮助我们看到大方向研究热点,同时顶级文章的思路与表现方式都值得学习。
- 熟悉领域内国内外相关研究团队是十分重要的,时不时地关注这些团队的“大老师”、“小老师”、博士生以及研究生的科研动态。他们是否开辟了新方向?在相似领域上又有什么进展?可以增强联系与合作。
- 可以关注文章的来龙去脉,他引用了哪些文章,后续又被哪些文章引用,可以利用类似ConnectedPapers的工具。好的文章在科研发展路程中有一定的地位,或者是某个小细分领域的奠基,或者啥引入了某个交叉的小技术,或者是首次进行了某个小场景的测试。
- 能在这些期刊/会议上找到相关的文章,代表着我们也可以尝试投递文章到这些地方。
带着目的去阅读
- 推荐英文阅读,培养英文思维方式,对于后续的写作也很有帮助。
- 纯英文阅读一开始会读的比较慢、比较“痛苦”,大部分文章没有必要一句一句地读,陷入其中浪费太多时间。
- 阅读论文的过程要回答下面三个问题:
Tip
这篇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?(文章的背景与意义)
这篇文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(文章的方法)
这篇文章是如何呈现他的方法的?(文章的故事与叙述逻辑)
- 这篇文章所瞄准的问题是什么?是不是一个“真”问题,它有没有结合背景讲清楚?这个问题被解决到不同程度的意义大不大?
- 文章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?是否贴合?方法是否有巧妙之处?结果是否合理?
- 文章整体的叙述逻辑是什么样的?故事是否宏大,结合了什么场景?整体验证是否全面?
- 带着目的去阅读文章,先扫一眼Abstract/Introduction,再看原理图/结果图,形成对文章大致的判断,考虑自己关心的问题是什么,再详细阅读文章去检查自己的判断。
- 大部分文章不要陷在英语里,按目的阅读重要的部分。
论文汇报
- 大部分情况下,不要长篇大论的流水账式地汇报论文阅读情况。
- 锻炼自己给别人精简讲明白论文的能力,在五分钟内介绍好文章瞄准的问题、如何解决以及如何呈现。当对方感兴趣或者有疑问时,再深入技术细节进行探讨。
学术会议交流
-
国内学术会议发现同行,与学生深入交流,与大家建立联系。
-
国外学术会议锻炼交流能力,和大佬刷脸。
-
认识人,学习人。